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坑深195米,相思令(2/7)

她说得可怜巴巴,却惹得墨妄轻笑不已。

点点头,他从她身边错过,“我进去看看。”

墨九这个人性子古怪,兴隆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只不过,以前的墨九,虽然怪是怪了点儿,但大多时候眉开眼笑,还算一个好相处的人。可自打萧家一案之后,她与墨妄匆匆从临安潜回金州,带领整个墨家开始给景昌皇帝立牌坊起,她原本就不多的好脾气基本上都收敛了,性子变得愈发古怪难测,一阵风一阵雨,炸药似的,说爆就爆,没个定准儿。

当然,她偶尔也会开怀大笑,但笑里总有一种阴恻恻的味儿。

她对墨家和八卦墓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没有人敢说她不努力,不热爱生活,可也不知为什么,很多人被她眼风一扫,总会无端端觉得骨头缝儿生凉,生怕她下一秒就叫人生不如死……

所以,墨九把玫儿关在外面,根本就不算反常。

甚至可以说……太正常了。

“咚——咚——咚——”

两短一长,墨妄独特的敲门声,很有辨识度。

可屋子里静悄悄的,窗前独坐的人就像没有听见似的。

墨妄幽声一叹,不言不语地负手而立,静静地等待。

还是他了解墨九,也只有他对墨九还有点儿办法。

毕竟她心底还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又怎会忍心墨妄一直在门外“罚站”?

从书上抬头,墨九瞥向那扇门,眉心略有郁气,却没有发火。

“不都说过了,我有要事,谁也不见!”

她的声音,听上去没有太多的情绪,平稳得如同普通的寒暄。

可墨妄心里却是一紧。他知道,没有情绪,就是她极差的情绪。

怀念了一下过去那个喜怒形于色的墨九,他心里再次一叹,耐心地站着,又一次轻轻叩门儿。

“我也有要事,必须马上见钜子,还望见谅。”

要事?这两个字似是震荡了墨九神经,她微微眯眸睨向推门而入的墨妄。

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许久没有动静。

墨妄知道她在期待什么,却不敢让她失望,只好不出声。

微风从窗户吹入,翻动着书页,空气里,似乎有一种树叶和阳光的味道,又好像带了一种墨妄身上的男子香味儿……

沉吟一会,看墨妄为难的样子,墨九弯了弯唇,笑容慢慢绽放在脸上,视线也柔和起来。

“你是左执事,有事儿直接进来就是,何必敲两次门?这不是诚心膈应我么?赶紧过来,坐!”

墨妄晓得她的性子,也不多言,挂着一脸笑容进去,撩袍坐在她对面,戏谑一笑。

“墨家钜子规矩大,我哪儿敢乱闯?未必是身子痒痒,想挨家法处置了么?”

这玩笑开得一点都不好笑。墨九唇角抽搐一下,不由搓了搓腮帮,似笑非笑地问他,“你是想说我执掌墨家太严格,想要代表广大群众抗议我的暴政?”

“不敢不敢!”墨妄笑着自个儿从桌上倒了一杯茶,慢悠悠端在手上浅酌慢饮,“我来是有件急事儿。”

看着他的表情,墨九眼睛浮上一抹失望,但还是难得耐心地问:“何事?”

墨妄叹口气,“曹元今儿统计出来,这两个多月逃荒来兴隆山镇的百姓有三千五百六十一人,其中老人和小孩儿占了一大半……今儿又有从建州等地来的难民一百多人,其中有六十多个都是老人和孩子,长此以往,恐怕……唉!”

老人和小孩儿,意味着没有劳动力……

他们为兴隆山带来的,只有拖累,没有利益。

墨九微锁眉头,没有回应。

墨妄观察着她的表情,又道:“曹元的意思是我们要不要立一个规则,禁止外乡人再在兴隆山镇长居……要不然,长此下去,人满为患,咱们着实负担不起这么多人的生计。”

人一多,问题就都来了。要吃、要喝、要住……

吃多吃少,吃好吃坏都不论,总得能果腹,活下去吧?

从长远来考虑,朝廷都管不了的灾民安置问题,墨家确实不能接下这个茬儿。不仅容易让朝廷难消戒心,还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他们再也养不起,把墨家的经济体完全拖垮……

这些墨九显然也想到了。

她眉梢微拧,轻轻把玩着书案上的书,许久没有说话,直到墨妄往她的茶杯里续水,她才像是惊醒过来了一般,微眯眼低头闻着茶水的味儿,摇了摇头。

“人家奔向墨家,是信得过墨家,我们不可拒绝。拒绝人的投靠,也许就是断了人的生路,这与老祖宗的理念是相背的……”

“可是小九……”

“放心,我不是烂好人。”墨九睁眼,抬头,直视着他,“兴隆山下那一片荒山不是刚开垦出来了?不是正差工人吗?老人做不了重活,养养鸡鸭,做点儿纺织的轻巧活路,还是可以的。至于小孩儿嘛……”

顿了一下,她似乎有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