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坑深296米,算无遗策(1/3)

( z) 从天堂到地狱,什么滋味儿?

一转瞬间,这消息就像老天故意给南荣人开的一个玩笑,给他们逗了个耍子,又收回了短暂的怜悯。甚至于,事实结果比他们之前的预期更为残酷。

未正式迎敌,就被占了两城。

而且,陇州和乾州的失守,还不算最大的悲剧。

真正的悲剧在于,陇州和乾州乃西部大门,这一失守,整个西部和西南部,川、陕、云、贵地区全都门户洞开,为北勐骑兵以全境入侵的极大便利。更可怕的是,御驾亲征的宋熹集齐了主力要与北勐兵在汴京一决死战,如今连回援的机会都没有。

实际上,南荣的兵马,人数上优于北勐。

苏赫领兵南下,一共才三十万骑兵,宋熹此番御驾亲征,号称八十万大军之众,加上汴京府的兵马,若大规模对战,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宋熹虽然没有带过兵,就论他用“皇帝御驾亲征”带来的军民一心这招就不可小觑了。从临安行至汴京,他点燃的不仅是战火,还有万众一心对抗强敌入侵的决心。

一个帝王的人格魅力,宋熹发挥到了极点。

故而,汴京一战,原本是整个南荣的希望。

……也是为赌国运的一战,胜负对今后战役的影响极大。

然而,结果却是这样。萧乾给历史书写了一个完全超乎人们想象的答案。

此前,宋熹为这一战,做了许多的布置。

在他御驾亲征之前,曾对古璃阳大肆封赏,还因此遭到一群老臣的反对。可他这一招其实很高明,可谓攻心之策。若古璃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一心背离于他,那他毫无损失,而古璃阳却会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对于他来说,恐怕比杀了他还要艰难——因此,他对古璃阳的设想是,就算不会尽心帮他,也绝不会领兵投诚于萧乾。

古璃阳是南荣人,这一点就是他的软肋。

他猜对了,也赌对了!古璃阳确实没有背叛他。

可他——在这一刻,宁愿古璃阳早早就背叛了他。

古璃阳与度三在浚县山的首战,拖住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也包括宋熹的目光,让他们都无瑕分心顾及其他,也根本就没有想到,短短三天时间,北勐军主力会出现在南荣的陇州和乾州——这魔鬼似的行军速度,非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真乃神人也!”

坐在汴京府的大殿里,宋熹对着一众低垂着头的将军,说了这样一句话。

大战当前,敌人不见了。

这恐怕是史上最荒唐的一战了!

除了萧乾,一般人还真不敢这么干!

急行军,不带粮草,轻装简从,赌博似的行为,赌赢了也就罢了,一旦赌输了,他那几十万人,就只能死在南荣了。可萧乾素来算无遗策,度人心如度己心,他每走一步,都算得很精妙。

“陛下!”左右两侧静立的将军们,一个个脸上都有颓色,“为今之计,我们当另觅良策才是。”

宋熹凉眸沉沉。

良策?当下何来良策?

军中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心,一朝被人击得支离破碎。

这个打击,可谓巨大。

如今,在短时间之间,如今让千里迢迢来到汴京的部队再次出征西部,满世界追着萧乾打,那简直就是自残的行为。他们疲于奔命,他却意态闲闲,明显吃大亏的事。可如今不去追着他打,就由着他吃掉他一座城,又一座城吗?

宋熹头有些痛,视线缓缓掠过殿中的一众将领身上,像带着刺儿的枝枝蔓蔓,每划过一个人的脸,都令人心底生凉。

最终,他目光定格在古璃阳身上。

“古将军,你有何良策?”

在众人议论的时候,古璃阳始终没有多言。

听宋熹点到他的名,他眉头微微一皱,上前行个礼,沉声道:“回禀陛下,臣以为,苏赫大军轻装简从深入我西部腹地,我们不必正面与其碰撞。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乃大忌。我们应当捉其弱处,再徐徐图之……”

宋熹目光微眯,“弱处?何谓弱处?”

古璃阳清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似乎有什么顾虑。

宋熹观之,微微一笑,“古将军但说无妨。”

“多谢陛下。”古璃阳欠身又行一礼,而后严肃道:“苏赫从浚县山直插陇州,未带粮草,未带兵械,这种打法只适于速战速决之战。且只可胜,不可败。”

“古将军,这是何意?”

“只有打了胜仗,他们才有机会为几十万大军采补。在没有大批军粮,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一个地方的物资极其有限,他们也撑不了几天。故而,他们得不停的打下去,以战为战。以速战和胜战来维持军中用度,一旦败北,或者战事陷入胶着之中,他们必将粮草吃紧。”

古璃阳为人稳重,并非多言多语之人,这一番长篇大论说完,宋熹拧着眉头思考一瞬,又问:“依古将军之见,此战当如何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