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四面埋伏擒卓鹰,城头变换大王旗(1/2)

再说江阳城,张任和卓鹰一人领三万兵马出城,相继冲破扬州军的营磐,城中仅余吕义和一万兵马守城。

吕义在城头目送两人远去之后,“来人,点香!”卫兵把早已准备好的香案抬上来,吕义亲自打开火折点着一根香。

周围的士兵虽然对将军的举动有些好奇,但依然目不斜视的盯着城下的动态,一根香灭了再点一根,直到第三根香烧到尽头,香头吧嗒一声掉落下来。

吕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在给自己鼓气又像是在下定决心,吕义一拍城墙,“走,随我去城守府!”

雷铜在屋里坐着,屋外四个大兵站在门口,没有张任的命令雷铜只能在屋里活动,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

“站住!来人止步!”“去你的吧!”拳头捶击到**上的声音,伴随着一阵喝骂和呻吟声,雷铜坐在屋里没有动。

脚步声又开始响起,由远及近,“雷将军!”吕义带着一干卫兵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怎么张任出城了?”

“雷将军怎么知道的?”雷铜头也不抬,“张任要是没出城,借你个胆子,你敢带人冲进来?”

吕义略微有些尴尬,“张将军一意孤行,已经和卓鹰一起杀出包围,现在城中人心思动,请雷将军主事。”

雷铜挪动了一下身子,找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没这么简单吧,你还做了什么?”“属下派人将被张任无理扣押的众位将军放了出来。”

“你倒是能做主。”吕义半跪下来,一身铠甲铿锵有声,“将军,主上无大志,现在蜀中各地改旗易帜,扬州牧士大人仁德之名传遍蜀中,将军何不弃暗投明?”

好,好,好,雷铜连说了三个好字,“我去更衣,召集城中所有将官,准备投降。”吕义大喜,雷铜转头说道,“吕将军派人出城和扬州军联络吧。”“诺!”

卓鹰冲破扬州军营磐后,记着张任的叮嘱,一路向北进军,绝不停留,半路上还遇上了张任所部的步兵,两下合并一处,声势浩大。

大军只要渡过了内江,就可以到达隆昌城,到时候就可以举起救主的大旗,这时扬州军还来不及接手蜀中各郡县,大部分蜀中官员都在观望,只要有人登高一呼,还是会有人响应的。

想到这里,卓鹰更加催促手下士兵尽快渡河,内江河上本来有一个桥,但卓鹰在来的时候询问当地的百姓,百姓说那桥早就年久失修,现在百姓全靠渡口摆渡。

卓鹰见渡口只有小船三两条,根本不能满足大军通过,还好蜀地多河,士兵都是在水边长大的,卓鹰挑选水性较好的士兵带着绳索游到对岸,拉起简易的浮桥,士兵顺着一条条绳索过河。

士兵过河后,忙着拧干衣服,三三两两的把兵器放在一起,然后集体围在河边拧衣服、倒鞋里的水等。

士兵通过了三分之一了,依然乱哄哄的一片,岸边突然杀出一大队扬州军,为首的一员大将拿着一把斩马刀大杀四方,“哈哈,真让军师说着了,阿会喃在此,还不速速投降!”

卓鹰正在对岸指挥士兵过河,看到对岸突然杀出扬州军,对岸的蜀兵早把兵器丢在了一边,突遭变故也没法反抗了,或沿着河岸逃跑,或跪地投降。

“不好,中计了!快走!”卓鹰话音未落,旁边的芦苇丛里冲出一队士兵,“常山赵子龙,在此等候多时了!”

卓鹰吸了口冷气,赵云破八门金锁阵的时候,卓鹰在城上看得清清楚楚,这种狠人不是自己可以对付的,卓鹰也不和赵云照面,喊了声快跑,向另一面芦苇丛里钻去。赵云并不追赶,只是指挥士兵收降蜀军士兵。

芦苇泥泞,战马跑了一会就不愿意前进了,卓鹰只能舍弃战马顺着芦苇丛继续前进,身后的士兵苦不堪言,有的蜀兵趁人不备往旁边的芦苇丛里一钻,逃兵去了,反正都是蜀地人,还会饿死不成?就这样卓鹰的士兵越来越少。

走了约莫一刻钟,卓鹰自己都不知道方向了,突然眼前一亮,已经走出来芦苇荡,“好样的,我们走出来了,一会再找寻张将军!”

卓鹰一回头,身后的士兵只剩下千余人了,卓鹰神色一黯,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在扬州军的四处围堵下显得漏洞百出,这时候什么救主的功绩、复土的威名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卓鹰都没来得及叹息,“哈哈,正该我立下大功!”一队队赤脚的蛮兵出现在卓鹰周围,芦苇地泥泞,穿鞋不好走,这些蛮兵脚上都有厚厚的老茧,不怕被划伤,光着脚反而跑的更欢。

蜀兵已经精疲力竭,能坚持着跟在卓鹰身边的,都是卓鹰的亲卫,这些人咬着牙拿起长枪大刀,即使体力不支也要为将军杀出一条血路。

卓鹰按下身边士兵的长枪,“算了吧,不要在做无谓的挣扎了,我们投降。”身边的士兵一愣,卓鹰连连拍下几个士兵的武器,“还愣着做什么,放下武器,都放下!”

木鹿嘿嘿笑道,“还是这位将军识大体,可怜我的宝贝们少了一顿美餐。”木鹿打了个唿哨,一些蛮兵也跟着打了唿哨,芦苇丛中一阵阵闪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