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三十 命运碰撞 一(1/3)

命运常常是个未知数,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是抛彩球招亲碰运气的话,那么道不如说是等于力气(体魄)、才气(知识)加运气(机遇)。就是说如果没有好的体魄一事无成,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就无法承担和完成所要担负的工作。同样如果是没有机遇,那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我的体会一般来说成功有三部曲:第一、敏锐的目光;第二、果敢的行动;第三、持续的毅力。也就是说用你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机遇,用你果敢的行动去抓住机遇;用你持续的毅力把机遇变成真正的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对成功有强烈的愿望。如大师苏拉底所言,“要成功,你必须先有成功**,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一样。”

我是抱着试试看这样一种心理或者说态度,于1986年1月1日上午到达我的故乡榆中县县城来投石问路打探消息。这天正好遇上是元旦佳节,所以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更加地格外地感到高兴,准确的说是兴奋。因为看到故乡县城大街上一派新气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慧黠浪漫都市青年才俊,才女佳人,个个打扮入时,举止优雅,健康靓丽,衣着时尚。男人们干净清爽,女人们妆容精致,那一对对一双双年轻男女十指紧扣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尤其那些优雅白领们,更让我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

大街两侧摊棚店铺鳞次栉比,集市贸易市场内杂货纷陈,商品琳琅满目,商贾如云,万头攒动,嘈杂如潮,人群像密集的蚂蚁在茫茫店铺前来来回回。俨然是一派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热闹非凡的景象。在这里人们不但随时、随处、随地都能买到需要的生活日用品,金银首饰,生产工具等,还可以解嘴馋,品尝到地方那特有的风味小吃。

一到傍晚万家灯火通明,呈现出一派节日的景象。啊!改革开放刚起步我的家乡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真让人欣慰。以前在我头脑里的榆中县城,街道路面狭窄高低不平,两旁房屋破旧不堪,居民小院里是一排又一排拥挤的小土房。散落的几家店铺,低矮的门脸,斑驳的窗框透着泰然。今天却看到的是一座座五六层楼房林立,道路宽敞,车水马龙让人耳目一新,原来的大部分踪迹己不见了,真想不到会变化的这么快。

故乡榆中县的一切吸引着我的眼球,一下子让我这个在外21年的游子对家乡产生了非常亲切和眷恋的感觉。如果现在把山丹军马场与榆中县县城相比较的话,那真的是没法比呀,用“天壤之别”这句成语不为过。所以说这怎么会不让我羡慕和眷恋我的故乡榆中县城呢?真的恨不得我现在就能在榆中县县城安家落户永远不离开。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心里确实有了不想再踏进山丹军马场一步的思想。

虽然说这是自己的故乡,可是对自己的故乡县城我却很生熟。我在榆中县县城没有四通八达的人际网络,那么就只能全靠天赐良机了。

今次来首先要投靠的第一个人,就是曾在部队一个营里当过兵,现在他任职于城关公安派出所指导员的任雄战友,可是我和他已多年没有联系更没见过面。

第二个准备要找的人,是1984年从山丹马场调来,现在在工业交通局办公室工作的岳志厚老乡加同事。老岳去年就来过信叫我来榆中县工作,当时我不想来的原因有三:一是我在马场的工作岗位比较舒心,而且还有升职的可能性,所以不想再折腾;二是来到榆中县不一定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三是没有那么多活动所用的“银子”,这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的确我没有很多的存款。

说起“钱”来不由我要多说几句,这玩意散发出的魔力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导演了多少人的悲喜剧!至此金钱的魔力大到了顶峰,一时间这个由人创造出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摇身一变仿佛成了世界的主宰,人们似乎只能顶礼膜拜,伏首称臣了。尤其处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的经济社会里。

我穿过熙熙攘攘人流,首先来到城关公安派出所找到战友任雄,然后他带我到他家里,在交谈期间他对我说:“世雄,现在在外地工作的好多人都想方设法回家乡来工作,你怎么就不来呀?”我说:“这次就是专为此事而来的。”他说:“那就好啊,明天我就带你去找县城市建设局的书记李建雄,他是我的亲姑父,我们先去与他联系一下看看他那里需要不需要人,然后再想办法你看怎么样?”我说:“好好好,谢谢老战友。”

于是,我就向任雄战友把我目前的全部情况如实述说了一遍,任雄他翻阅了我的学历证书等一些个人资料,然后说:“啊呀!好多年了不见老战友,真的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哪!就你现在有这样好的条件,我想在这里找份工作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吧?”

晚上,我去住在1984年从山丹军马场调来,现在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的郭子祥战友他的单身宿舍里。第二天,老郭他去了山丹军马场办家属户口,临走时把宿舍钥匙留给了我,这样我就再不用去另找住处,安心住在他这里办我的事,即方便又省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