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章 十七 启发(1/2)

1991年8月24日这一天早晨,我们刚起床妻子董瑞兰她就叫喊着说肚子有些疼痛。说时迟那时快,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开始上吐下泻,于是我立即将她送往最近的县中医院。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我都很熟悉,他们立马进行了打点滴针等的处理,很快止住了吐泻。然后医生开了一些西药,让回到家中去调理慢慢就康复了。

“咳嗽没好又添气喘,一宗未了又来一宗”,真的是“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午2点多,儿子王秉承他也是感到肚子疼痛,同样不一会儿就开始上吐下泻,又立即送往县中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于是马上进行输了液,可是刚输上液儿子就休克了,经过医生紧急抢救总算脱离危险,恢复了过来,这下可把我下出了一身的大汗。

俗话说:“好汉经不住三泡稀屎”,更何况瘦如干柴的儿子哪个身体!这时躺在病床上的儿子不仅大小便失禁而又开始抽筋,抽筋使儿子疼得大喊大叫起来,出现这样的情景让我的心如刀剜的那种难受法。这时候心里更是急的如火烧,于是不顾一切的就用双手抱掉拉在床单上的稀屎,接着又赶快用双手搓揉儿子抽筋的双腿。

经医生半个多小时紧急处理,儿子终于稳定了病情。当时在场的同事他们一口同声都对说我说:“王科长,看你在平时是那样的干净,又那么的讲究,可是今天在你儿子的身上你就什么也不讲究了,什么也不忌讳了,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11月6日我的三伯父王英他突然来到县人民医院,通过医院大夫通知我,说是要动白内障手术,可是他自家中却没来一个人,作为侄儿的我,当然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为三伯父跑前跑后办好了住院的一切手续,并提供了一切住院的生活用品。而且一直在陪同照顾三伯父动完了手术,然后才交给他后来才来的小女儿王世翠侍候。

之后,虽然我工作很忙但还是每天都要抽时间去医院看一回三伯父。三伯父同病房的人还以为我是他儿子呢,后来得知我是侄儿,大家赞扬说我这个当侄儿的如同他的亲子一般关心照顾他,甚至比他亲子还要好,真看不出来有这样好的侄儿。

之所以三伯父同病房的那些人这样赞美我,是因为听我三伯父讲述,他有两个亲生儿子,可是他们一个都没来看望他的父亲,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大家才赞美我。

不知是何原因,令我非常想不通的是三伯父从住进医院一直到出院,仅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两个亲生儿子王世哲和王世福,他们为什么就连一个都没来医院看往一回自己的父亲呢?这太让人有些不可思议想不通,他们做的也太不应该,不象话了。

这种情况就验证了人们常说的“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那样的一句俗话。我记得的《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这样一首诗“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1992年7月8日这一天我怀着孝敬老人的一片心意,把我的岳父从山里他家接到县上我的家中来,其目的是想让岳父大人享几天清福,他一辈子辛辛苦苦在山区的商业柜台上。在来到我家的第二天,我就和妻子还有我女儿我们三人陪同岳父去兰州市,准备好好逛一逛名胜古迹,有名气的景点,让岳父散散心。

我们的第一站是先到“五泉山公园”旅游景点,刚进去走了不多远岳父就提出说:“你们去逛去吧!我不想逛,想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你们下来我们就走。”

言下之意岳父是不想再向前走了,无奈之下我就把女儿留下来陪着她外公,我和妻子匆匆转了两个地方就赶快回来。

然后准备陪同岳父进到城里面转一转逛逛大商场,可是岳父又说:“我也不想逛商场”。

我就说:“那我们就去悦宾楼吃有名北京烤鸭去吧!”岳父他也没表什么态。于是我们就到悦宾楼,在悦宾楼要了一只很大的北京烤鸭,又点了几道菜,可是岳父他只吃了几嘴烤鸭就放下筷子,我们再劝吃,他说什么也一嘴都不吃了。我看岳父今天的情绪不太好,于是我们马上乘车回家。

一回到家中,岳父的情绪马上就好了起来,有了笑脸,有了话说。这时他才对我们说:“我老了,现在不象我年轻时过去那么喜欢游逛熙熙攘攘的城市,人老了就特别的烦那种纷扰嘈杂的闹市生活,喜欢的是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不想吃什么香的好的,喝什么辣的有刺激的,没了那个胃口,我只觉得蹲在家里安安静静就好,随便吃点家常便饭最舒坦最舒服。”

通过今天我亲眼看到发生在岳父身上的这一些事,不由得就让我深思起来,同时给我以很大的启发,人老了就是这样子。说真的对我思想触动很大,可以是给我上了一堂老年课,从中受到了一次非常大的启发教育,也可以这么说,让我提前领悟到了人到了老年时的那种心情。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好多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的确无法懂得它;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在年轻。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生活五彩斑斓,生命鲜活亮丽,人生丰富充盈,可是一到了老年那就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