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章 模糊逻辑(1/2)

作者按:最近工作忙,写完来不及检查,有错误之处,还请读者们见谅见谅!

——————————————————————————————

高渐飞真的走火入魔了吗?倒也不绝对是。他只是由孟佳的一段话而引发了深度的思考,陷入了思维混沌状态。

二十世纪有一项重大的数学发现,那就是模糊逻辑。众所周知,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先驱,当年牛顿研究万有引力的时候,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这才转而研究数学,进而创造了微积分。当然,法国人说是他们国家的笛卡尔创造了微积分,这个公案咱们不去管它。这也在侧面说明了,数学发展到今天,几乎已经很难寸进了。

那么这个模糊逻辑究竟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说,一个人的头发,少于五千根就叫做秃(假定)。这自然是精确计量的。那么,一个人的头发若是正好五千根呢?那他当然不秃。但是呢,他儿子不小心拽掉了他一根头发,那好,四千九百九十九根,你是秃子!

这不是扯淡吗?所以,模糊逻辑的出现,是有它的现实依据的。而现在高渐飞的那种状态,就是类似于模糊逻辑,他的脑海里以及身体里都在模仿当初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的那种混沌初开的意境。佛家叫做醍醐灌顶,道家叫做几近于道,鬼神之学就叫做是开了天眼了。

咱们说起来麻烦,其实就是反躬自省,整个人的各方面都会得到一种升华。

在这个时候,高渐飞最需要的是去找他的师父华老头,来解答他刚刚遇到的一些迷惑。你要问高渐飞不是开了天眼了吗,怎么还就迷惑了呢?当年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前文说过此人)问他,说老师啊,你这样博学,世界上能够难倒你的问题一定很少了吧?结果苏格拉底摇摇头说道,不,我不知道的比你们还要多。接着他就在地上画了两个圆圈,说道,假如我的知识是这个大圆圈,那你们所知道的的就是这个大圆圈里面的小圆圈。而圆圈的外边,就是一切未知的东西。你们说说看,是大圆圈的周长大呢,还是小圆圈的大?

借用希腊先哲的典故,是想来说明一个道理,高渐飞现在的思考也已经上升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了。所以,华老头也许能够给他解答。

高渐飞跑到华老头闭关的地方,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华老头去了哪里?如果他要出远门儿,那是肯定会告诉我一声的。高渐飞在墙壁上发现了一片字迹。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的开篇第一段,高渐飞当然知道。可是,华老头写这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呢?高渐飞愈加迷惑了。

这道德经八十余篇,华老头定是研究了一辈子的,但是还从来没有见他专门写出来。就是后来碧落碑的秘密被自己发现,那还是自己将心法传授给他的——等等,心法?

对呀!

高渐飞猛然一个激灵,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那就是,一直以来,他都太过执着于那篇神秘的总纲,而忽略了道德经的经文才是根本。而华老头,正是参悟透了这一点,才会在墙面上写下这段话,借以提点自己。当然,这话不能说得太明了,不然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有时候或许还会误导。

八十余篇的经文一一呈现在他的脑海里,一直到最后。他现在不但明白了老子所要表达的真正内容,也了解了老子不把这篇总纲流传于世的苦心。道家,从来都是讲究渡己,不像佛家那么咄咄逼人,非逼着人家崇尚佛教,不然就会被诅咒“堕入阿鼻地狱,永堕轮回”之类耸人听闻的话。而道家则不然,它从来都提倡修己,清心寡欲。就算是后来没有得道成仙,你心已成仙。试想,若是世界上人人都是这么一副心态的话,那这个世界也就完了。

道家,是老子所创,他本人更加了解道家的局限性,所以他才会将总纲留中不发。至于庄子所著,那大多都是他研究道家学问之后所作的笔记。据说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大笑,还奏乐唱歌,说是那个女人终于再也不用整天跟着我吃苦受累了,她解脱啦!就他这份洒脱,后来听说还活了个大岁数,看来他真的是做到了“心已成仙”了。

高渐飞明白了华老头、老子以及庄子的煞费苦心,终于忍不住大笑三声,自此彻悟。

那么本书是不是就完了?

这不是扯淡吗,你这淡得扯多远啊。

文归正题。

高渐飞想通了心中疑惑之后,返回了家中,三个女孩子正在眼巴巴地等着他呢。

“先吃点饭吧,一会儿还要出去拜年,不吃饭会饿的。”

看着高渐飞没事儿人一样,三女都觉得很意外,最后还是袁筱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你真的没事?刚才…刚才你的样子好吓人啊。”

高渐飞笑笑说道:“那没什么,我只是神游物外了而已,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发癔症了,你们不用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