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刘知寨的手段(1/2)

陈怀山其实并不是唐家寨的村民,十多年前,他随段清一起从临县过来。

虽是个外地人,但在崛围山打拼的岁月里,他不仅在这里成了家,还有了娃。所以十几年下来,他早把自己当成了唐家寨的人。

然而自打段清死了以后,陈怀山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在唐家寨越来越呆不下去。

他知道自己和王宽等人不同,那些人都是唐家寨的本地人,所以在这一刻,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王宽拿了刘文昊的五贯钱,内心矛盾的同时还十分渴望。

没办法,全家老小都指着他生活,因此,当他看着桌子上堆满的一串串铜钱,心里也十分痒痒。

别说是他,此刻在座的那些队头、押官还有哪个不动心呢

唐家寨巡检司共有大小军官共计四十余人,而经过阳曲一战之后,此时在这屋子里的仅有二十几个。

这么说吧,当日能守住阳曲,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敢战之士。要不然别说等刘文昊他们前来驰援,哪怕守住阳曲城头都十分困难。

可到头来问题又出现了,知寨段清通匪

这一下,好好的功劳全都被抹去了不说,他们还差点都被当成了奸细

若不是当初人人都守在阳曲城头,那破家县令怎能放过他们所以就是这样,这群汉子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还被扣了几个月的俸禄

大家都是靠着月俸来养家糊口的,现在被朝廷断了粮饷,看见满桌的铜钱岂能不眼红

而刘文昊之所以如此豪横,正是因为曹县丞当初带来的赏银。

五百两银子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笔巨款

一般来讲,金银在大宋年间并未流通,民间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一两银子通常能兑换两贯钱,而到了北宋末年,一两银则能兑换三到四贯钱。

有钱好办事,古今亦然

刘文昊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先是拿出二百两银子上下打点关系,为了自己所谓的“前途”开开绿灯。

剩下的三百两,他通通都换成了铜钱。一千多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此时还真派上了用场。

自从来到唐家寨,刘文昊就被烙印上了一个废物的标签。虽然此时有岳父大人鼎力相助,可到底能不能在这里立足,还是得靠他自己

而想要在唐家寨站住脚需要什么说白了,那就是钱

刘文昊此刻把陈怀山的表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过他却并没有太在意,反而对着王宽又问道:“王都头,现在看来,刘某还是娇滴滴吗”

俗话说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先别管王宽是不是英雄,但他绝对是个汉子。此时就见王宽猛地摇了摇头:“知寨大人豪气千云,属下拜服”

“哈哈这就对了嘛有钱大家一起赚是不是”

然而王宽虽然服气,但下面这群人呢

台下众人面对此情此景,顿时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有赞同的声音,也有反对的意见。

刘文昊默不作声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直到堂下声音渐渐消失,他才逐渐的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这一刻,就见他放下二郎腿,随后坐在上首位,冲着众人正色道:“刘某明白,这次驰援阳曲乃是兄弟们齐心效命,敢死拼杀的结果所以,功劳都是兄弟们的”

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唐家寨的乡兵被段清拉到阳曲守城,退一万步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所以此时人人心里都很憋屈守住城头,杀了那么多匪寇,可没有赏钱不说,还有惩罚这算什么事

但在这个年代,武人的地位不就是这样吗何况他们只是乡兵、乡勇序列,连正儿八经的武人都算不上

“兄弟们,你们的功劳朝廷看不见不代表刘某看不见,所以今天刘某来,就是为了此事”

早在半个多月以前,刘文昊就从李岸那里得知了唐家寨乡兵的情况。因此在这些日子里,他转遍崛围山,目的就是为了了解这群乡兵。

段清死了之后,唐家寨这群乡兵基本都来到了陈怀山和王宽的手下。所以只要搞定了这两人,那就相当于万事大吉。

阳曲之战减员了三分之一,五百多乡兵此时仅仅只剩下三百人。想要在金军南侵之前做点成绩,那就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

刘文昊不怕死,但他却不能死的那么憋屈

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既然暂时离不开太原府的范围,那就在这里像个钉子一样,和那群蛮夷拼了

都是长着一个脑袋两个眼睛,女真人多什么特别是经过崛围山一战以后,刘文昊的信心更是疯长起来

现在不是他刚刚来大宋的时候了,自己好歹来讲也算有了一个家吧。赘婿怎么了漂亮媳妇是自己的

还有,自己当官了,老丈人还明里暗里的让他和漂亮媳妇圆房至于丈母娘,那更是看自己像看亲儿子一样

这些就是刘文昊需要守护的一切因此,他不相信凭借天时地利守不住这里只要他有人,只要崛围山还有粮食,那他觉得自己一定能撑到系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