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9章 通天之窍(1/2)

“噢噢噢,四大主证,四大主证,那个,那个……,那我们接着往下说哦……”

说到这里,陆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随后又继续讲了下去,

“结合《伤寒论》里的前后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仲景先师对于柴胡证一共总结出了四大主证和七个或然证。

这四大主证分别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和心烦喜呕;

而七个或然证则分别是: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

仲景先师在讲述小柴胡汤该如何运用的时候,曾经说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

根据这个要点,学生认为,先师这里所说的但见一症便是,指的就是四大主证之中只要能见到其中一个,就可以考虑患者得的是少阳病了。

关于这一点,东瀛有一位伤寒学家,他在《皇汉医学丛书》中也持有跟学生一样的观点。

至于《伤寒贯珠集》的作者尤在泾,他更是认为四大主证之中,只要满足了往来寒热和胸胁苦满这两条中的一条,就完全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来和解表里了,

……

……

除了上述那四大主证以外,学生还认为七个或然证也很重要。

这些或然证,首先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起到一定的辅助辩证作用,其次,这些或然证也是对小柴胡汤进行加减画裁的重要依据,

……

……

最后,学生还想说的是,其实,小柴胡汤不仅仅可以用于治疗少阳病,其还可以调和脾胃,疏利肝胆,通达上下,实际临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这一次,当陆远把一整段地分析彻彻底底讲完之后,李言闻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双目虽然无神,但是心海里却已经泛起了无数波澜!

要知道,将《伤寒论》里的柴胡证进行归纳分析,一直是李言闻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情。

这些年来,他曾经无数次尝试对小柴胡汤的证状进行梳理总结,但梳理的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每一个少阳病的患者,其所得的主证和兼证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想将这些纷乱的证侯梳理清楚,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加之湖广这个地界,伤寒患者又没有那么多,得了少阳病的患者就更少了,因此,无论李言闻怎么努力,他都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案例来帮助自己解答这个问题。

而如今,随着陆远将这一整段条文分析完毕,李言闻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不过,在开朗的同时,李言闻也产生了一个深深地困惑,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年纪轻轻的陆远是如何仅凭书本就悟到这些东西的,在自己的印象里,他好像还没有治疗过少阳病吧?

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吗?抑或是老天爷突然间给他开了一个通天之窍?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那么陆远这小子现在绝对是一等一的可塑之材啊!

现如今,他所欠缺的恐怕就是一些临床经验和知识功底了,若是自己能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没准这小子未来也能成为从蕲州走出去的一代名医呢!

一想到这里,李言闻就激动得心房乱颤,于是乎,他站起身来,拽着陆远的胳膊就把他按在了椅子上,接着,李言闻又亲手给陆远倒了一杯热茶。

一看到师父居然亲自给自己斟茶,吓得陆远呲溜往起一站,诚惶诚恐地就要把茶壶从师父手里抢过来。

可是李言闻的大手一挥,断然拒绝了陆远地争夺,见此情况,陆远也不敢再执拗下去了。

看着陆远那紧张兮兮的样子,李言闻顿时哈哈一笑,接着他将带着融融暖意地茶杯递给了陆远,又神情爽朗地说道:“徒儿啊,其实师父敬你这杯茶,和什么师徒之谊并没有关系,师父敬的是你解开了埋在师父心中多年的疑团啊!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陆远呀,你这一次就是比师父先闻道了,所以师父这杯茶,既是敬你,亦是为你庆贺啊,来来来,你我师徒,以茶代酒,先满饮此杯再说,哈哈哈哈!”

说罢,李言闻端着茶杯一饮而尽,他饮完之后把茶杯一翻,就笑吟吟地看向了陆远。

陆远一看师父已经先喝,便忙不迭地把自己手中这杯茶也喝了个溜干净。

喝完之后,他也学着师父的样子,把茶杯翻了过来。

接着,这师徒两个相互一对视,都仰着头大笑了起来。

他们笑得是那么的痛快,那么的爽朗,那么的酣畅淋漓!!

他们的笑声从屋子里传到李家学堂以后,立马就引得那些小学徒们纷纷跑过来围观,所有人都不明白这屋子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但所有人都被他们的笑声感染了,于是,那些小学徒儿们也都围在窗口,跳着脚嘻嘻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李夫人则是很久都没有听到过丈夫笑得这么开心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