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26章 一个缝隙都不放过(1/2)

与博文公司的合作很顺利,陈康杰参加洽商之后的第四天,陶幂他们就从郑总的手上拿到了前期的十万元运动用度。

左维生得知外联部谈下了那么一大笔援助,兴奋之余又有些失落。他本来想以此来打击陈康杰在学生会里面的权威,可是随着这个大援助的尘埃落定,他的假想只能落空了。还得强颜欢笑的大大表扬了一把外联部和陈康杰。

现在不说别的,就陈康杰自己分管的几个部分,已经表现出了对他的回顺之心,在陶幂他们的流传下,外联部,体育部,卫生部等部分的同学都知道了陈康杰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只是不轻易表现而已。不仅如此,为了配合外联部落实合作方案,丁晓阳分管的宿管部都在必定程度上吸收外联部的指挥。除此之外,左维生这个学生会主席也要协助外联部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会积极沟通,争取把这个合作方案落实下来。

左维生很想不出面,他不是不想赞助外联部,重要是他不想为陈康杰争取功劳。可是博文公司的郑总已经说了,要是这次合作的好,以后每年都会照此方案持续进行,言外之意就是明年也还有二十五万的经费得到。面对诱惑与下面的压力,再不甘心左维生都只能站出来以大局为重。

搞定了博文公司之后,陶幂抽了个时间将所有外联部的干部召集起来,请陈康杰往给大家做培训,怎么从企业那里拿到更大的援助经费?陈康杰勉为其难参加的,不过谦虚的他将培训改成了座谈交换。要是以前,对于这个运动安排外联部尽对会有不少人抵制,可是现在,在尽对的成绩眼前,那些外联部干部想不佩服都不行了。

固然是以一种同等的方法交换,不过陈康杰还是在谈话中潜移默化的给他们灌输了一种思路,那就是以尽可能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来拉援助。由于是工商大学的学生,同学们所学的大内大多与经济和治理相干,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上风。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对智力是很缺乏的,假如大家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联合企业的经营实际,为企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发展意见或者赞助解决一些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那就会取得双赢的局面。个人能力得到实践的检验与锤炼,拓宽了个人的视野和思维的同时又能为学生会博得比简略捐赠大得多的援助,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在我们的智力支撑下获得一部分利益和成长。

这是陈康杰在亲身参与了一次寻求援助的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他感到这必定比单靠宣传无偿援助的意义和价值要来得好。由于我们的中小企业家的道德崇高程度还没有达到那个我们所认为的高度。大企业倒是在经费里面有必定这方面的预算,可是大家也总不能都一股脑往盯着那几个大企业,不现实。

在从博文公司取得成功之后,陈康杰又和陶幂他们出往了一次,这一次访问的是康师傅筑城分公司,很巧,是陈康杰最早投资的企业。

这次访问,陈康杰并没有通知公司的任何人,完整是以一个陌生的身份前往的。假如刘凯知道杰少到分公司往化缘,他尽对会亲身来招待,而且必定是陈康杰开价多少就是多少。老板要钱,他一个下属哪里有什么二话可讲?甚至于陈康杰不开口,他都会给出上百万元,怎么说也要积极支撑老板的工作不是。

他们来康师傅筑城分公司之前,这家公司才给了师范大学一笔一万块的援助。谁让他们就比邻而居呢,从师范大学的校门口散步到公司的办公楼,只要十来分钟,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过在外联部的干部接洽的时候,分公司的对外宣传部并没有因此就拒尽。只是简略的见面后,只答应赞助解决两千五百元的援助金额。

这方面的预算,筑城分公司每年有三万块。师范大学提前拿走了一万,剩下的两万是要分给那么多所大学的,其目标是为了通过与各学校学生会搞好关系的方法增进公司产品在校园内的销售。无论是方便面还是各种饮料,大学校园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既然那么多所大学要分两万块,那么能够给陶幂他们两千五就不错了。

只不过陈康杰就是陈康杰,作为老板,他对这家公司是很懂得的。在先收了两千五之后,他又提出了一个合作换资金的方案。其方案就是,通过对筑城零售终端一千家小店做综合统计,从中分析出他们应当采用的促销政策和对竞争对手的攻击策略。

在以往的报告中,陈康杰从来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内容。康师傅公司有自己的市场部,不过他们研究的方向都是一些战略性的慷慨向,对终真个研究还没有深进到小巷小店。别小看这些处在各个巷子里和小区周边的小商店,他们或许单个店面的销售量不会很大,与商超比起来显得十分弱小。但是胜在数目宏大,一家店天天卖五盒方便面五瓶饮料,那加起来就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更何况,全部筑城这样的店面尽对不止一千家,只不过是要通过这一千家店面的统计来找出一些广泛规律,从而制定出公道的政策。

陈康杰的建议对外宣传部的部长很感兴趣,不过他做不了主,上报给了分公司经理。这位分公司经理陈康杰也不认识,这种中低层的干部想见刘凯一面都十分艰苦,而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