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回 东洋剑客(1/2)

李沧行干脆盘腿坐下,柳生雄霸也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二人就着墓室中闪耀的灯火,在地下手谈起来。

本来这柳生雄霸乃是扶桑武学名门柳生家的嫡系传人,东洋武术源自唐手,由于岛国战乱频仍,有一伙专门的战功贵族,名曰武士,成天研究着行军作战之道,在这些武士之中,又有些人不爱好兵法权谋,而是专门进行武艺修行,类似中原的武林人士,东洋称这些人为剑客。

日本的武术流派多数是以家族祖传为主,类似中原的门派,这些家族式的剑客也会开设剑术道场,广收徒弟,但往往继续门派武功嫡传的,都是上任掌门人的亲生嫡子,这些孩子往往三四岁就开端习武,从小的玩具就是竹刀木剑,五六岁的时候就会把小孩子夜里带到坟地里过夜,以造就其胆量。

加上东洋人特有的武士道练习,这些成年后的剑客往往兼具武士的身份和壮大的武功,而柳生家,则是东洋武林里泰山北斗式的一个门派,所在的处所也是靠近日本京都的大和国,其剑术派别叫作新阴流,这位柳生雄霸,固然年纪不大,只有三十多岁,但是在东洋国内,已经是名震天下的一方剑豪了,十三岁起单人独剑游学天下,未逢对手。

柳生雄霸的祖辈在一百多年前曾经游历过中原,和中原的各派高手有过交手,获益匪浅,也正是由于把中原的不少招式揉进了祖传刀法中,才把本来在东洋算不得顶尖的柳生家新阴流给发展成了泰山北斗式的门派,柳生家遗训,身为掌门必定要有机会来中原切磋武艺,进行交换。

只是现在的东洋已经和当年大不一样了,这百多年来日本各地的诸候,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大名争相割据,相互攻杀,作为中心朝廷的将军幕府权威早已经荡然无存。关西和九州一带大批战败的武士失往土地,无认为生,只能铤而走险,下海当了海盗,与中国沿海的不法商人勾结,袭击中国的沿海州县,这就是倭寇的由来。

明朝自开国以来曾有过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固然郑和下西洋让这个禁令名存实亡,但是倭寇兴起后,这个禁令被重新严格履行了。大批沿海以捕鱼和贸易为生的渔民们无认为生。也就和这些日本游勇勾结。成了海盗,中日间正常的海路贸易和来往,就此隔尽。

柳生家一百多年没有人再来中原了,到了柳生雄霸这一辈。在行走国内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上野国(国相当于中国的省,日本的国主就是诸候,大名)上泉家的人,就是这次的那个红甲倭首上泉信之,他见识了柳生雄霸的本事后,曲意逢迎,在饮酒的时候柳生雄霸无意提起自己有意来中原走走的打算,这上泉信之就马上拍胸脯打保票,说他认识几个船主。有措施带他来中原。

由于上泉信之在东洋也算是名门剑客了,不是一般的无名游勇,柳生雄霸也信了他的话,随着他一起坐船来到中原,可没想到这家伙一上岸后就带着一帮人到处杀人抢掠。

柳生雄霸几次禁止。他却说这是为了赚取往返的路费,柳生雄霸也曾离开过这帮杀人越货的强盗,却苦于语言不通,寸步难行,甚至每每被人围攻,最后只得再回到这帮强盗中间,上泉信之满口答应会带来他中原的大门派比武,就这样一路从浙江来到了南京城下。

李沧行和柳生雄霸手谈了半天,总算把这事弄明确了个大概,也明确了为什么这柳生雄霸一直不出手,却在碰到高手后主动比武 ,可他还是有件事没有弄明确,皱了皱眉头,在地上写道:这上泉信之也不象是个笨蛋,怎么会想到就带这几十个人来进攻有几万守军的南京城呢?

柳生雄霸沉吟了一下,双眼炯炯有神,写道:东洋国内现在战乱不休,这上泉信之应当是投效了某个有力大名,也许这个大名想要将来进侵中原,所以让这上泉信之先打前站,进行武力侦察r();冷面骑士专宠俏丫头。

李沧行点了点头,他忽然听到柳生雄霸的肚子叫了一声,而自己也一下子感到大肠告小肠了,从追击倭寇到现在已经至少过了一天了,中间打了这么久,跑了几十里,又在这墓穴中摸索了半天,这会儿人一松弛下来,才感到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李沧行在地上写道:看来一时半会儿出不往,先找食品。

两人长身而起,柳生雄霸随身带了两个饼,拿了出来,分给李沧行一个,李沧行也不客气,直接啃了起来,两人边吃边找,这个墓穴很大,但四周的墙壁角落里堆的却多是刀剑铠甲,要么就是竹简之类的典籍,就是没有任何食品。

李沧行越找越沮丧,是啊,这里是个墓室,逝众人哪需要吃喝,看这刘裕的自述,一生都是打仗,出身清贫 ,而这随葬品里没有任何的金银财宝,显然这位北伐的好汉也是个朴素的主儿,只是自己莫名其妙地进来,又莫名其妙地给困在这个墓室里,现在想出只怕也出不往了。

李沧行和柳生雄霸最后又碰到了一起,两人在墓室里找了半天,都没有摸到什么机关消息之类的,最后眼力不约而同地落到了本来放着斩龙刀后面的那座宏大的石制棺椁。

柳生雄霸眼中光芒一闪,走到石棺前,周身的真气渐渐地凑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