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93章 两极分化(1/2)

(感谢书友“最爱送包子”的打赏支持!)

入秋后,白天夜间的温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

大清早,杜毅通常都是在闹钟声响起之前就被冷醒,而到了中午,阳光又肆虐得穿件短袖都嫌多。

如此矛盾的气候之下,校园里t恤和衫齐飞,草木也开始在青黄交替中拉锯,甚至连整个校都弥漫着一股僵持对立的诡谲气氛。

在杜毅看来,可能这就是婺市一中这类校的特色,孜孜不倦埋头苦者出奇得多,执迷玩乐虚度光阴的也不少。

虽说这两批人井水不犯河水,但同处在一个屋檐下,总显得突兀,大有一股无声胜有声的硝烟弥漫。

就好像把水墨国画和绚丽油彩放在一块,难免碰撞出些火花。

不同类生间,彼此看不对眼也就罢了,可即便是同一类生,也常有针锋相对的情况,小圈子一个又一个,明的暗的手段迭出,让人备感开眼。

再次亲历高中,杜毅发觉,后世他时常怀缅的单纯青春,都喂了现实这条狗,剩下的,全是小小年纪下的明争暗斗。

可能这是他成年人眼光之下的过分放大,可从整体上看,高中,确实有如一江被吹皱的春水,远不像他设~~~~~想中那般水波不兴。

婺市一中较之其他校,打架斗殴之类的暴力事件的确罕见,但绵里藏针的城府,出于聪明人实在太多,别说,并不比杜毅在职场上见闻的差到哪去。

鉴于生人数可远多于他前世工作的公司,纵观全局,可能还要更激烈些。

三班比较突出的小圈子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以于哲和韦彬彬为首的五中圈子,一个是以郑尧和郭秉睿为首的四中圈子。

这两个圈子中的生,在杜毅看来,都是些生猛的牲口,他那全清河排第五的分数,连进圈子的资格都没有。

五中在婺市是老牌强势初中,往年中考升率都是第一,但近年来,四中崛起得很快,每年都能追上五中那么一点,隐隐有赶超五中之势,两个校间你争我赶,斗得是头破血流。

校间有竞争,被影响着,两校的生间,多少也有种谁也不服谁的敌视情绪。

所以,一升到高中后,两个校出来的生,不免总要在各方各面比拼一番,也就导致时有擦枪走火的状况出现。

三班五中生和四中生的对抗格外剧烈,从正式开后的班干部竞选中就可见一斑。

这两个校出来的生,占了三班生的小半,其中不乏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能人,可以胜任班干部的比比皆是。

于是乎,班干部竞选就成了两校生的战场,其他校出来的大多数生倒显得边缘化了。

班干部竞选的最终结果是,四中五中出来的生占了三分之二还多的名额,还都是诸如班、团委之类的核心位置。

这两个圈子中的生怎么竞争,既无心参与其中,也没能力参与其中的杜毅,并不在意。

让杜毅在意的是,五中圈子里的同,似乎挺不待见他,常有对他很缺乏礼数的表现。

尤其是于哲看他时,那小眼睛,促狭得杜毅真恨不得把他的眼珠子给挖出来,反正有和没有,看着都是一副目中无人的德行。

说起来,于哲也真有目中无人的资本。

论成绩,三班第一人,760分的中考成绩,比之清河状元张抗抗来得逊色,却也足以名列全婺市前十。

论才华,《婺市晚报》“金色年华”版的常客,据说还有好几篇章登上过全国性的《中生天地》,全国奥数和物理竞赛也都榜上有名,理双全。

论家世,父亲是浙省经济第二强市甬市常委副市,母亲传闻是某地工会主任,尽管都不在婺市任职,但影响力绝对可以传达到婺市。

这样的人才,放在前世,杜毅根本难以和他产生任何交集。

而被这等能人盯上,换做前世,杜毅只怕早心虚得想讨饶。

但重生回来,和高中生较劲,杜毅可不觉得会落于下。

硬干不行,还不会四两拨千斤玩太极推手么,一高中生都搞不定,怎么去面对社会上那些大腕。

至于四中圈子,杜毅一开始以为和他没多大关系。

直到引领三班第三个圈子的李敏,提醒他说郭秉睿在背地里奚落他,怕是对他有意见,让他注意些,杜毅方才明白,他这朵清河来的奇葩,算是两个圈子都见不得好的异类。

五中圈子也好,四中圈子也好,敢情地头蛇们,都看不惯他这条生水起的强龙。

杜毅自认强龙,可不是无根无据的自以为是。

自打拒绝了孙凝让他进校广播站的好意后,他还接连拒绝了校里最大的社团樱花社社苏宛以及美工社社付霜霜的邀请,也否决了陈品诚让他做英语课代表的提议。

期间惹起的纷纷议论,推波助澜地让他一时光无二,以至于常会有别的班,甚至高年级的生,跑来三班打探他。

之于这些人是不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杜毅就不得而知了。

杜毅只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刺魂 醉红颜,魔尊宠蛮妃 替嫁后我被大佬缠上了 震旦传奇 神祇:开局招募地球玩家 高冷BOSS强势爱:爆宠小萌妻 王爷太纠结:毒医王妃不好惹 沉沦魔王 江公子今天不开车 衙内闯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