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离心离德(2/3)

郡县做好迎接准备,并将始皇帝出巡的消息,告知各郡县黔首···”

与此同时,李斯却是写下一封信函,并交给门客道:“快马传给燕县的御史张苍···”

温县。

“什么?令嫒病了?”御史张元匆匆赶到温县,还没有宣布始皇帝的诏令,便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接着,张元仔细查看了许莫负的病情,见其果然面无血色,一副气若游丝即将奔赴黄泉的模样,便打消了强请许莫负去咸阳的念头。

万一为始皇帝算卦的大相师还没到咸阳,就死在半路上,这绝对是对本来就不安稳的大秦的又一次重创。

于是,御史张元匆匆的来了,又匆匆的走了。

御史一走,许望立即责备许莫负道:“莫负,始皇帝让你去咸阳算卦,你怎么能不去呢?要知道,始皇帝对你对我们家,都是有恩的!”

许莫负闻言,想起之前谣言四起的事,一脸平静的道:“父亲,女儿之所以不去,是因为女儿知道自己去了也没用。如果女儿有用,那之前温县的谣言就被控制住了,可是,父亲没有控制住谣言,这就说明温县的百姓都不认可女儿的话。

连温县百姓都不认可,那天下其他地方的百姓,又怎会认可女儿的话。”

“莫负,你是说···”许望顿时打了一个冷颤,难以置信道:“这不可能,你之前明明就说了,东郡坠星是有小人作祟,根本就不是天意。”

“还有···”许望怒道:“始皇帝一统六国,德高三皇功盖五帝,自古君王无过始皇帝者,天意在秦,大秦怎么会亡。”

许莫负闻言,怔了怔,然后应道:“父亲可曾听说过夏朝灭亡时天下人的言语,当时人们面对暴君夏桀,都在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而今,天下人面对始皇帝,却都在传说,‘始皇帝死而地分’这等言语,简直就与夏朝灭亡之时一样。

是以,当初商汤起兵灭夏之时,在《泰誓》上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应天意,下顺民心,讨伐夏桀。

夏朝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上天现在所见所闻,都是始皇帝要死,秦国要亡。

故而,如果说当初是有小人暗中在坠星上刻字诅咒始皇帝,那么现在,就已经变成了天意,天意昭示大秦要亡,天意昭示始皇帝要死。

就算始皇帝暂时不死,也会有仁义之君效法商汤诛杀始皇帝。

所以,女儿不愿我全族为始皇帝陪葬。”

“好狠好毒好绝的计策!”许望闻之,顿时心神失守,只是囔囔道:“始皇帝···这···这···始皇帝对我许家是有恩德的···”

许莫负闻言,沉吟了一下,叹道:“父亲说的对,始皇帝对我许家有恩,所以,父亲以后还是叫我负吧,从今天起,我不叫许莫负,改名叫许负。”

“莫···莫···”许望无比震惊的看着许负,目光中充满着挣扎。

一边是始皇帝的恩情,一边是全族性命。

挣扎良久,他渐渐落寞了,然后失神落魄的道:“负···负···儿???!!!”

燕县。

刚刚将坠星周围十五里内所有人家全都审问了一遍的张苍,看着李斯送来的信函,惊疑不定道:“丞相居然让我随便找一个魏国余孽栽赃陷害,让我栽赃陷害···

丞相在天下一统之前,做过廷尉的,执法如山,现在竟然让我栽赃陷害?

事情已经危急到这个地步了!”

说着,张苍拿着李斯的信函,然后便开始在房间里沉思起来,一边转圈一边沉思。

如今天下谣言四起,若是没有找到真凶,始皇帝必然会治罪。可是,如果为了逃避罪责,而进行栽赃陷害,这也不是他所愿。

一则是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与坚持,二则现在燕县是天下所瞩目的地方,在天下人的眼角下,想要栽赃陷害太难。而且秦法严厉,对徇私枉法者毫不留情,加上秦国朝廷内部斗争极为激烈,动辄灭人满门,栽赃陷害实属下下之策。

虽然现在是最受始皇帝信重的丞相李斯来信,但是李斯的话可能也靠不住,因为秦国自古以来就有杀功臣的传统,商鞅、张仪、范雎、白起等等,还有始皇帝的相国吕不韦、丞相启,全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其中吕不韦身为仲父,也被始皇帝弄死了!

丞相启担任丞相十余年,秦灭六国他都参与筹划,调兵,筹粮,保证后勤,抚六国,功劳极大。结果,天下一统后,丞相启因为与始皇帝意见相左,不仅被始皇帝逼死了,还不准别人提起丞相启的姓名,甚至还在史书上抹去了丞相启的姓名。

让他搭上身家性命,然后一心为始皇帝效忠?

抱歉,他做不到。

再有一个,如今这事在天下闹得沸沸扬扬,关东不稳,以至于始皇帝又要出巡震慑地方。一旦始皇帝驾崩,那秦国···

他岂能在这个时候栽赃陷害,自绝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