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04章 侯爷打脸宝典(十二)(2/2)

着以往的习惯行事就很好。”

初入丞相府,两旁侍立的婢女立刻迎上来。

于氏的陪嫁妈妈冯氏将请帖递给她们,几位婢女翻看一眼,恭恭敬敬领她们往府里走:“王妃且随奴婢来。”

丞相府的布置也非寻常富贵人家那样奢靡无度,四处陈设皆是华而不俗。

穿过前院曲曲折折的游廊,绕过几座假山,就是一处供各府休憩的楼阁。

那楼阁模样呈“回”字形,左边依傍一条还算开阔的观赏河,河水泛着淡青,中有锦鲤穿梭。

水流自远处潺潺而来,不断冲刷两旁砖砌的石壁,由此谢嫣能够断定,这河的源头应该引入了泉水。

楼阁分为上下两层,一楼摆放着屏风与矮几,二楼则坠了软帘,楼下人烟稀少,二楼却有欢声笑语从帘内低低传出。

这座楼阁的布置已是十分耗费心血,谢嫣却无意瞧见树荫茂密的河岸对面,另有一座长亭俨然矗立。

长亭内似乎也有人行迹匆匆进进出出,承尘上勾连着的帷幔缓慢抖动,也不晓得那边又是一番什么境况。

小厮看似察觉出她的目光,暗暗抬袖擦了擦额角:“那边是我们老爷远房亲眷的休憩之处,因担心打搅诸位公子小姐的雅兴,他们才搬去那边喝茶赏菊。”

话已至此,纵然谢嫣总觉得这样的安排有些说不上来的奇怪,也不好厚着脸皮深究,故而放下心中疑惑,跟着于氏走入前面的楼阁。

女眷的位置安排在二楼,谢嫣将将踏上一节台阶,立时有个打扮甚是华贵的夫人一把挽住于氏的胳膊。

“明琴你总算来了,可叫我好等!”

于氏玩笑似的拧她一把,笑眯眯打趣:“瞧你慌的,可还有半点丞相夫人的端庄样子?”

“没有就没有,”钱氏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忽而想起什么似的朝谢嫣看过来,神情有些惊奇的探究,“这就是你寻回来的亲姑娘?”

谢嫣落落大方福身:“见过夫人。”

由于京中这段时日传锦亲王府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加上钱氏与于氏自幼就熟识,因此早就得知锦亲王府出的岔子。

说来也令人唏嘘,于氏亲生的女儿被毒妇拐去定州折磨,而当做眼珠子来疼的姑娘,却是那毒妇利欲熏心之下,偷偷换过来的女儿。

钱氏乃旁观之人,眼力自是清明非常。

她以往本就不大喜欢锦玉,总感觉这姑娘不光性情容貌不像于氏那样开朗淡然,心思也有几分重。

谁知锦玉乃是个占了喜鹊巢的斑鸠,不但白白享受十几年锦衣玉食的日子,她亲生母亲还害得那个姑娘流落他乡。

定州人大多清贫,又是流寇四下流窜打家劫舍的地方。无须多想,钱氏也能猜出一个皇族宗室女会被折磨成什么样子。

今日骤然见了这姑娘,果真眉眼间有于氏年轻时的影子。叫钱氏更为惊诧的,是她那不输锦玉的举止气韵。

没有预料中的畏畏缩缩,也无养在别处的莽撞乖戾,看上去比矜持娇怯的锦玉更像个金枝玉叶。

钱氏不免由衷为于氏感到欣慰庆幸,放柔语气问:“听旁人说,你唤做君嫣嫣?”

谢嫣也未纠结她口中的“旁人”指的是什么人,爽快答道:“劳烦夫人费神了。”

“哪里有什么费神,”钱氏笑着拍拍于氏肩头,“你这个姑娘嘴真甜。”

于氏架不住人夸,面上立刻浮出几许傲色,喜滋滋道:“你家的那才是喝了蜜的嘴甜。”

钱氏喜得合不拢嘴,带着于氏与谢嫣直直上了楼。

君锦玉自从迈进丞相府的大门,就一直乏人问津。

眼见于氏与常嫣嫣携手走远,她屈辱又落寞地咬住嘴唇,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周妈妈悄悄捏了捏她的手,在她耳旁安慰:“小姐若是生气,就不与她坐在一起。”

今日君恪也会一同赴宴,只不过他眼下还在八王爷府上议事,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

君锦玉眼中含泪:“妈妈你能不能陪锦玉在楼上坐一会?”

周妈妈叹了口气:“也罢,小王爷一会就来,小姐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嫣姑娘能得意一时,可往后先嫁了人,她也是神气不起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布克的手榴弹,感谢小夹子、褒姒、圆子不是肥子的地雷~

昨天家里来了两个幼儿园小朋友→_→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