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自幼托身白刃里(2/2)

不待言。天子无拳无勇,仅靠名声,欲平天下,如何能得?”

徐庶听出许秦话中未尽之意,摇摇头,反驳道:“力固不可缺,然人心向背,亦足重要,岂可漠视?光武以来近两百年,天下仁人志士皆望兴汉,此乃大势。左将军既汉宗室,若能兴汉,功可比肩周公、召公,流芳百世。岂可效刘君郎阴图异计、造作乘舆车具之行,袁公路欺凌名臣、所欲无厌之态?此二人皆目光短浅,贸然表露野心,必为众矢之的,将身败名裂!”

徐庶说的明白,如今汉室仍是天下人心所向,谁敢贸然逆势而行,必被当成靶子,智者不为;刘备乃汉宗室,若迎天子,以其年幼,如周公般辅政有何不可?以顺讨逆,平天下易也。

许秦心服道:“徐君所言是也。某想得过于简单了。”

又说回郭象,徐庶道:“传郭象乃汝南人,以侠闻于江、汝间,名垂十年,比绥南李中郎将略早,一隐一显,齐名共论。郭象十余岁即持白刃报仇杀人,长大后更是行踪诡秘,杀人如草,凶名远扬,令人忌惮处尤过李中郎将昔日。”绥南李中郎将即李通。李通拥众一方,威在明处;郭象却是夜行刺杀,藏身暗处。明人可躲,暗者更让人惧怕,不知其何时入户来行凶。

有说扬州刺史陈温非病死,乃是袁术派遣郭象所杀。陶谦亦曾遭郭象几次暗算,幸防备严密,方幸免于难。

刘备有心放任袁术成长以压制孙策,可惜此言难对麾下挑明,只得故意撇过袁术。徐庶等却觉得袁术在九江锋芒毕露,生怕他坏了大事,将他当成大敌来看。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