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平原一战定输赢(2/4)

河间王刘陔之子刘旭为天子。

袁绍亲自登门。

刘陔之父刘利,祖刘建,曾祖刘政,高祖刘开。刘开乃汉章帝刘炟第四子。

本朝第十至第十三代四位皇帝均为刘开子孙。

桓帝刘志为刘开之孙,灵帝刘宏为刘开曾孙,被董卓废为弘农王的刘辩和刚为马超所害的刘协则是刘宏之子。

刘陔与刘辩、刘协平辈。

刘旭低刘协一辈,继任天子,正为适宜。

以血统而论,天下宗室没有比刘陔一家更尊贵者。

刘陔年未至四十,听了袁绍之议,吓得脸色苍白,摇手不迭,坚决不同意儿子刘旭继任皇帝。

袁绍再三恳请。

刘陔只是摇头。

刘旭年只十五岁,尚未成年,有刘陔阻挡,袁绍无法与刘旭直接对话。

袁绍采纳逄纪之策,命各郡国守相纷纷上表,请立刘旭为天子,并伪造谶纬、童谣,大造刘旭当为天子的舆论。

在袁绍威逼利诱之下,刘陔慢慢开始动摇。

有赞成袁绍新立天子者,自然就有反对者。

袁绍一边平息内部异议,一边准备天子登基大典,忙得不可开交,自然难以决断与刘备掀起战争之事。

更有曹操自立于并州,袁绍深恨之。

袁谭、高干、韩荀历经千辛万苦,从并州逃回冀州,在袁绍面前百般控诉曹操之无耻,请求袁绍拨付精兵,愿讨曹操以赎败军之罪。

大将麴义也力主讨伐曹操。

逄纪认为并州之于冀州,有居高临下之优势,若不尽快攻取,曹操在并州站稳脚跟,势必威胁冀州腹地。

虽然刘备威胁大过曹操,但在袁绍等人心中,背叛者更可恨。袁绍在西线留屯重兵,就是意在曹操。

迁延数日,袁绍终于做出决策,召见吕布使者,告知决定。袁军将陈兵清河,做出渡河插向济北国之姿态,威胁隔绝赵云太史慈和关羽的联系,各个击破。

同时,袁军将救援河内。这段时间,曹操已攻破沁水县,在河内站住脚跟。曹操向野王进军途中,得知天子遇害消息,停下脚步,发丧制服,声称为天子报仇,转而进攻波县,欲打通前往河东之通道,自河东攻长安。

袁绍将河内、河东视为禁脔,哪里容曹操立足,立即安排出兵。

吕布使者悻悻回报。

陈宫听了袁绍决定,心凉了半截,叹道:“吾固知袁绍无远略也。”

吕布道:“我倒与本初所见略同,刘备根基已固,难以骤破,须当从长计议。曹操奸狡多计,忘恩负义,须杀之于未萌之时,不可令其复起。本初打着救张杨之名,实图吞并河内,我不能坐观。”

张杨恩情是一方面,吕布不愿河内为曹操和袁绍任一方所得,最好保持现状。

不顾陈宫劝阻,吕布派张辽、郝萌自延津北渡黄河,沿汲县、获嘉西上,救援张杨。

郝萌乃河内人,吕布派他前去,未尝没有在河内施加影响之打算。

袁绍则是派麴义等自邺城南下,经荡阴、朝歌,取共县。荡阴虽属河内,一直为袁绍所占。这次“救援”张杨,顺路就攻取了朝歌和共县。

刘备南下至鄢县后,在城外扎营。刘宠欲趁刘备立足未稳而击之。此时刘备有四军之兵,不到两万人。刘宠则是主力,有兵三万,强弩三千。

但经过数番侦查,发现刘备大营扎得极为牢固,营外还挖有壕沟。刘宠没有完全把握攻破刘营,迟迟难以决断。

随着各路消息纷纷扩散开来,吕布援河内,刘表战巴郡,袁术夺豫章,韩遂斗张济,刘宠将士皆知自己成了孤军,虽然当面刘备军不多,但后续军队正陆续到来。

刘备野战十三军战力较强,但也有数军虽在屯田,其实战力不弱。如击败曹操后所整编的十部兖州兵,原由刘备直领,现归田豫指挥,在彭城屯田。其次是收编郭贡所得的豫州二军,由沐并率领在济南、平原屯田。再次是徐州兵四五千人,现由陈登统领,屯驻广陵。还有以黄巾降卒为主的屯田兵,虽然当时在冀州一战,损失大半,但还是有数千人在。

田豫率领兖州三军,沐并率领豫州二军,合计两万多人,分两路西上。

刘宠首先沉不住气,再拖下去形势越发不利。他激励将士道:“刘玄德跋扈不臣,妄行兼并,肆意诛杀,士民皆怨。号称为天子报仇,其实却行假道伐虢之计,妄图兼并我国,用心险恶。今其以区区万人当我三万精兵,骄傲自大,自取败也。击破刘备,再兴汉室,在此一举!诸君勉之!”

刘宠勇武非凡,在陈国威信极高,诸将皆呼:“大王万岁!”士气高昂,战意滔天。

遂列阵,以强弩精兵为中军,刘宠亲自率领;刀盾兵为两翼,分由大将贺杰、黄忱率领;长矛兵为后拒,由大将张择率领。又有民夫万人,推车负土,跟随前进。

中军鼓响,军队缓缓向前移动。

两军对峙之处,是广阔的平原,除了偶有丛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