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大生产(1/3)

肉在火上发出吱吱的声音,油汁渐流,孙立成从旁边的树叶上抓了一把盐粒子,撒在上面,立时香味四溢。

咽着口水,右手转动着用树杈作成的烤叉,上面的野猪肉已经被烤得有些金黄,拿起来,从最上边咬下了一口,顿时满嘴流油。

“好吃……有盐就是不一样啊!”

孙立成一脸陶醉的感叹。

盐的发现,极大的改善了孙立成的生活。在前世,孙立成做饭的手艺是相当地不错,一旦兴致上来,他就整几样新鲜的菜品来犒劳自己和家人,算得上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吃货。

流落到这个异世界,孙立成将吃作为改善生活的首要目标。以前虽然找到了一些调料,但是因为没有盐,所以味道总感觉怪怪的,现在有了食盐,孙立成认为日子总算没有那样清苦了。

这是孙立成回到自己营地的第一顿饭,吃的是炭烤野猪肉。

“还我的身体!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脑海中,暂时苏醒的神祇看着孙立成大快朵颐,不由得食指大动,他愤怒的大喊,等骂完了,又沉沉的睡去。

吃完饭,孙立成嚼着一种味道很像薄荷的叶子,舒服的平躺在地上,仰头看着天空上那一白一红两颗月亮发呆。在他旁边,是已经初步雏形的木头房子框架。

没受到污染的天空非常清澈,夜空中的星星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两颗月亮又大又圆,整个夜空散发出一种让人震撼的美。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孙立成开始准备烧陶器。

烧制陶器,一直在孙立成的工作计划之中。但是因为没有食盐,而清水煮的肉又特别的难吃,所以一直拖到今天。

他在河岸边搜索了一遍,找到一些泥土。虽然好的陶土是那种含有铁等矿物质、颜色丰富、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不过,孙立成认为只要是细腻一点,没有太多杂质,有点黏性的黏土都是可以用的。这里的土质孙立成就觉得很好。

孙立成先用石头将泥土中的大块疙瘩敲碎,然后拿到河边使用毛皮淘洗这些泥土,将土中的石子等杂质去掉,最后制成泥块。制成泥块后他像捏橡皮泥一样揉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出去,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最后制作成了粗细均匀的长长的泥条,就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制作陶坯。他将泥条放在地上盘好,用手压平,然后将四周略微捏起了一圈,做成了盘子的形状。这样,一个盘子陶坯就做好了。

这样的陶坯只需要阴干,就可以进行烧制了。

因为是第一次烧陶,孙立成准备了3个盘子用来练手。等陶坯干透以后,他将大批燃料堆在河边,准备点火烧陶。

孙立成先用柔软的草叶在地上铺一层,然后将做好的三个盘子泥坯放上去,再把粗树枝在泥坯上面架好,最后密密麻麻的铺上柴火,将整个火堆覆盖住。

一般烧制陶器都需要专门的陶窑,可孙立成并不知道怎么制作,他决定先用最简单的柴火进行烧制。

孙立成这次烧陶烧了三天三夜。这段时间里除了必要的吃喝,孙立成就一直守着这个火堆,不断投柴以保持火力。

等到火堆完全熄灭,孙立成小心的挪开了焦黑的粗枝,结果发现两个半陶盘静静的躺在厚厚一层白灰之上。

哦,为什么说是两个半呢?因为一个盘子碎成了两半。另两个盘子质量也不好,一个盘子明显缺了一角,另一个盘子到处是裂纹。倒上水,那个缺角的盘子还可以用,有裂纹的盘子直接就成了漏斗。

这次烧制陶器有成功有失败,孙立成似乎找到烧陶的正确方法。两个盘子的失败,他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露天烧制温度不够,陶土容易破裂;其次是树枝架子不耐燃烧,容易损坏陶坯。

针对发现的问题,孙立成进行了改进。而改进的关键就是他要做一个炉子。

因为要烧制陶器,孙立成要做一个育空型火炉,还是那种有很大炉膛的。

所谓育空型火炉,结构并不复杂,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洞和一个引火道,然后在洞上面砌个烟囱就行了。育空型火炉可以充分释放热量,烟囱可以用来加热锅盆等器皿炖煮食物,并且有助于保护火焰和通风。此外,这种炉子可以将燃料充分燃烧,灰烬很少,使用时间很长,也降低了做饭的劳动量。

为了烧制陶器,孙立成需要在炉膛中有一个能够摆放陶坯的隔层。他思考了半天,决定还是用泥土做一个蜂窝状的炉火垫片。这个垫片制作很简单,就是制作一个黏土圆盘,然后在上面穿出一批规则的圆孔,方便火焰通过。而且为了烧制陶器,这个垫片不能太薄,必须能够承受陶坯的重量,。

等炉火垫片干透的时间,孙立成挖了一个大坑,然后在坑的边上垒了一圈鹅卵石。

炉火垫片干透了,孙立成便用湿黏土将鹅卵石包上,将炉火垫片放在火坑的正上方,然后沿着炉火垫片用黏土做烟筒。烟筒很厚,有七八十公分高。孙立成估摸着,能放进一个比较大的陶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