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章 皇帝的烦恼(1/2)

弘文五年七月至弘文六年正月这半年间,萧鲎陆陆续续地收到了对自己不利的消息。

首先是晋原的“官凭马商”群体也如同西陲四郡一般,遭到了骠骑营的突袭,查出郡内六家马商竟然有五家与漠北王庭有着直接联系,他们向鹰戎右部采购马匹的同时,也向他们出卖边关情报,两边赚取酬劳。

这五家马商虽然没有供出与萧鲎之间的利益往来,但凡了解一些“官凭马商”这个群体的人,都多多少少能嗅出一点味道。

接下来的事情更是令萧鲎恼怒异常,西陲、漠北相距查出“官凭马商”的重大问题,朝廷也不能视而不见≮皇帝的亲自指示下,廷尉府联合燕州郡守军共同排查燕州境内的“官凭马商”,看看郡内的九家马商家族是否也与鹰戎左部勾连。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这九家竟也有六家里通外族,出卖边关情报,更有甚者竟然偷运守军军械出卖给鹰戎左部。

这下不得了,皇帝刘彦钊震怒之下要求太仆寺取消“官凭马商”的制度,太仆卿柳万乘与中太尉杨坡(注:为避皇帝“刘彦钊”的名讳,“杨彦坡”改名“杨坡”)再三劝解,才没有执行。但是“官凭马商”面临着全面洗牌,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意味着躲在他们后面的萧鲎再也无法染指边关的马匹生意。

这就等于切断了他的“财路”,意味着萧鲎再也无法坐享马商们丰厚的“例银”,甚至可能连仕途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萧鲎固然恼怒,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从岳父的建议,夹着尾巴做人,尽量避开事端。

九月中旬,皇帝陛下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商讨如何整顿边关防务♀个会议虽然商议的是“边关军务”问题,但实际上讨论最多的,还是朝廷马政,以及“官凭马商”的善后问题。

参加此次御前会议的有三公(即左右丞相、中外太尉和上下御史)六人,九卿与其副手二十人,以及大将军、卫将军、四大将军和入京述职的安西将军七名武官。

会议上,以中太尉杨坡为首的一派文官主张维持现有的马政政策,但要加强“官凭马商”的审查和管理,避免再出现通敌的情况;而以大将军李元疾为首的武官则极力主张将朝廷马政的执行权交给边关守军,废除“官凭马商”的政策。

两派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毫不相让,杨坡与李元疾一度争得面红耳赤,皇帝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向一直默不作声的安西将军周绰询问意见。

周绰曾滴过大将军的职务,又掌领边关军务多年,对朝廷和地方军队之间的矛盾心知肚明,这一点要比长期驻守北境的李元疾强很多。朝廷统一管理马政,固然对边关军队的战斗力构成制约,但这样的制约是不可或缺的,它能防止边关将领拥兵自重,反过来威胁朝廷。

另一方面,中原地区的马匹不如西域和漠北的良马,这是中原骑兵难敌草原骑兵的原因所在,朝廷为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抗衡,引入优质战马改善骑兵的战斗力,又是现实的需要≮这一点上,“官凭马商”确实可以发挥出不俗的能量』是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一度是个难题。

面对这个难题,杨坡为首的文官从长远角度出发,选择维护朝廷的权威;而李元疾为首的武官考虑的是现实的威胁,选择优先加强边关的武备′然周绰也倾向于李元疾的意见,但他清楚,在这个问题上,皇帝的首选是在稳固朝廷权威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提高边关守军的战斗力。

因此,周绰提出了一个看似和稀泥、却能令双方都接受的方案。

“朝廷统一管理马政,这是历代以来的通行做法,断不能更改;‘官凭马商’固然能提供比朝廷外购更为优质的战马,由于数量有限又无法对马政造成全局性的影响◎而臣建议,将马商的管理权交给边关守军,藉此提高守军骑兵的战斗力!”

皇帝想了一会儿,原则上同意了周绰的意见,只是具体的条陈还需要有司来商议完善。不过对于朝廷的马政,年轻的皇帝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太仆寺对于在全国推行马政方面甚是出力,但外购战马之时良莠不分,不能解军中之急。故朕属意,今后外购战马之时,由太仆寺拨划钱银,军中出人验马,御史监察院监督交易≮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众高官齐声附和℃同参会的太仆寺少卿萧鲎心中却不是滋味,皇帝此举明摆着是要彻底断绝自己的财路,而这其中有多少警告的意味,他有些拿捏不准。

中太尉杨坡心中也有些不安,皇帝最后这句话似乎意有所指,难道是掌握了萧鲎的一些不法证据、准备对他下手了吗?这一点倒是不得不令他感觉心惊,毕竟他是萧鲎的岳父,一旦萧鲎倒霉,自己多少会受些乾。

周绰倒是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他建议皇帝濒“官凭马商”也是有着对秦骧的承诺在前,而将马商的管理权交给军队,他也能够更好地控制住秦骧——虽然当前他们的目标一致,但谁知道这个神通广大的“纨绔”今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李元疾这帮武将略微有些失望,他对于边关军队战斗力不足有着深刻的体会,而这其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