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章 首告之人(1/2)

但要如何利用杭兴揭开“太子逆案”、为秦懿洗雪,秦骧还是狠下了一番心思。

首先,他还是“流刑犯”之身,不能亲自出面,铁昆仑和剑客也不宜公开露面。

其次,计亚成虽然是很好的“首告”人选,但是他力量太单薄,即便状书能够递到廷尉府的案头,难免不会被杭兴背后之人压下,要知道民高官按大盛律法本就是大罪一件,特别是“九卿”这一阶的高官,计亚成恐怕挨不到提审之日就会被不知从哪里来的黑手给捏死。

最后,一旦廷尉府受理此案,被逆案牵扯的方方面面人物必然有所动作,如果他们选择力保,则廷尉府很有可能迫于压力,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判决;而如果他们选择弃车抱、让杭兴德所有罪状,那所有真相都会随着他的死而烟消云散,秦骧纵然能达到为父洗冤的目的,却仍然不知道对手是谁。

因此,这“首告”之人绝对不能是计亚成,而且一旦鸣冤的状书送达廷尉府,就要让廷尉府没有推脱的可能,只能尽心尽力去查明真相,而且杭兴不能死——至少在吐露幕后之人前绝对不能死。

然而这办得到吗?计亚成认为不可能,剑客认为不可能,甚至铁昆仑也直摇头。但是秦骧有这个自信,他认为一切都有可能!

首告之人不能是计亚成,因为他力量单薄,所以要找一个足够有分量的原告前往廷尉府递送状书∝骧找的不是其他人,正是在“太子逆案”中无辜丧命的原巡察御史白绍川的家人!

晋原白氏虽然不如同样出自晋原郡的崔氏显赫,但他们是经学世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他们当这个“首告”,便是皇帝也要礼敬三分,廷尉府又怎敢迁延敷衍?

晋原白氏如果真的当起这个首告之人,那廷尉府势必要彻查杭兴与“太子逆案”之间的关联,如此他背后那些人必然坐不住千方百计要他闭嘴,众所周知,只有“死人”才是永远不会开口的※以若不想让他,杭兴必须在廷尉府拿他下狱之前就离开那些人的掌控,否则秦骧的谋划就只能算成功一半,而达不到原来的目的。

但那要怎么做呢,将杭兴藏起来吗?不错,是要藏起来。但藏哪里呢,哪里又是那些人的黑手触之不及的地方呢?

这个问题,秦骧想过南方的南象郡,想过北方的燕州郡,也想过西域,但都被他一一否定↓在他苦思无果之时,铁昆仑面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指了指北方。

“燕州郡?”秦骧问→昆仑摇摇头,继续指着北方。

“是了,鹰戎!”秦骧忽然灵光一闪,旋即问道,“你有相识在鹰戎?”

铁昆仑点点头,“嘿嘿”地傻笑起来,笑得秦骧头皮发麻。

“鹰戎”是于大霄朝中期时在北方草原上崛起的一支游牧部落,他们组织严明、极善骑射,一度对中原王朝造成极大的威胁。不过大盛朝初年时,鹰戎部落由于内讧,再加上骠骑将军、荆侯李元疾的大力打击,整个部落分裂为“左”和“右”两部,而“鹰戎右部”正是铁昆仑推荐秦骧隐藏杭兴的地方。

鹰戎右部控制着东起晋北草原、西达西域天山山脉的广袤地区,实力雄厚;但他们的“王庭”离晋原城却并不远,仅仅三百余里,一旦与中原开战,凭借鹰戎的骏马只需一天时间就能大军压境。

能将杭兴藏到鹰戎右部自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但看管之人是否可靠,这涉及到秦骧的全盘谋划,他不得不慎重对待』而铁昆仑只是一个劲地傻笑,竖着大拇指直往天上捅,看意思他的相识之人必定是鹰戎右部位高权重之人。

既然隐藏杭兴的地点解决了,事的就是如何行动的问题了∝骧将白氏告状、杭兴出逃、廷尉查案的整个过程仔仔细细地推演了一遍,事无巨细地交待给计亚成和剑客,便令二人先行前往晋原郡,投奔白氏一族。

秦骧则带着铁昆仑秘密潜入了京城,监视着杭兴的一举一动↓日后,剑客从晋原郡来到恒阳,与二人在京郊一座破庙中见面——这破庙便是当年秦骧与众人结拜之地。

剑客将晋原郡之行向秦骧做了详细说明——当年白绍川曾将一封奏章交给随行的御史监察院差役送往京中,但此时刘彦锋已有反意,命杭兴封锁临邺城的出城要道,差役无从出城之际只得回去找白绍川。白绍川意识到会有变乱,便让差役化装成普通百姓隐藏在临邺城中,待局势平定后再相机行事。

“太子之乱”平定后,这名差役星夜兼程回到恒阳,将白绍川的奏章呈递给御史大夫秦懿,这才有了秦懿向老皇帝谏言说太子逆案另有隐情的原因』而秦懿很快就以“逆党同谋”的罪名被夺职下狱,那封奏章也不知所踪。

这名差役怕受乾,便逃往晋原郡投奔了白氏家族,向他们述明了白绍川临死前的奏章之事』而这一切都并无佐证,白氏一族纵然心有疑虑,也不敢贸然检举身居“九卿”要职的高官。

而计亚成却随身携带着令他们信服的证据——两封白绍川亲书、有关计孟成冤案的“回执”。白绍川滴巡察御史巡视政情、民情时有个习惯,就是每接一桩案子便会写一个“回执”给予提告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